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幽门螺杆菌可塑区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明义,谷玉峰,杨亚超,王少波,岳静,郝俊玲.幽门螺杆菌可塑区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1):48-50.
作者姓名:王明义  谷玉峰  杨亚超  王少波  岳静  郝俊玲
作者单位:[1]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    要:比较菌株H.pyloriJ99和26695的基因组序列时发现,约占3~4%基因组的基因片段G+C含量为34~35%,低亍H.pylori整体G+C含量(39%),被命名为可塑区。可塑区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推测与其致病性关的新基因可能位于该区.研究表明可塑区中部分基因已经被确认为H.pylori新的致病标志,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他们与cagPA1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与临床上的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关 键 词: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基因组序列  G+C含量  结构  流行病学调查  基因片段  致病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