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州市大气PM_(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引用本文:符小晴,彭晓武,王钰钰,周彩兰,梁秀梅,谭艺,李志鹏,戴文涛.广州市大气PM_(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8(2).
作者姓名:符小晴  彭晓武  王钰钰  周彩兰  梁秀梅  谭艺  李志鹏  戴文涛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    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浓度、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评价其重金属的人群健康风险。方法于2015年1—11月采集广州市3个点位的大气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16种元素的含量,利用富集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识别16种元素的主要来源,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重金属呼吸途径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PM_(2.5)中地壳元素和重金属的平均浓度从高到低分别为:SiKNaCaAlFeMgTi,ZnPbCuMnAsCrNiCd;As平均浓度(20.17 ng/m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6 ng/m3)。地壳元素Na、Ca富集因子(EF)分别为247.45、198.79,富集显著;重金属的EF普遍高于100,其中,Cd的EF高达10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PM_(2.5)元素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燃煤排放源、工业源和地壳源。重金属通过呼吸暴露的非致癌风险(HQ和HI)均远小于1,致癌风险均低于10-5。结论广州市普通人群吸入PM_(2.5)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较低,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