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喂养早产儿相关营养状况分析
引用本文:冯一,洪莉,潘莉雅,常盼盼.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喂养早产儿相关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15(5):259-265.
作者姓名:冯一  洪莉  潘莉雅  常盼盼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基金项目:雅培/世界健康基金会临床营养发展中心(AFINS)(AFINS-HOPE-2013-10)
摘    要:目的 探讨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作为开奶喂养的早产儿相关营养状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首次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开奶喂养的早产儿共157例,记录相关诊断、出生情况、营养摄入、生长发育等。根据有无喂养不耐受(不耐受组和耐受组)和出生体质量(<1 500 g、1 500~2 500 g和≥2 500 g组)进行分组,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共60例(38.2%)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出生体质量和胎龄越小,发生喂养不耐受越多,其中<1 500 g组喂养不耐受为71.1%。与耐受组比较,喂养不耐受组出生体质量[(1 620±440)g比(1 980±421)g,P=0.000]、胎龄[(31.3±2.6)周比(33.0±2.1)周,P=0.000]、出生头围[(28.9±2.2)cm比(30.4±1.9)cm,P=0.000]和出生身长[(41.1±3.9)cm比(43.2±3.4)cm,P=0.000]明显减小,转奶时间[(26.4±17.6)d比(7.9±5.3)d,P=0.000]和达到足量喂养时间[(21.5±10.0)d比(13.8±6.2)d,P=0.000]明显延长。同时,开奶时间[<1 500 g组(6.1±5.1)d,1 500~2 500 g组(3.8±2.5)d,≥2 500 g组(3.3±1.2)d,P=0.002]、转奶时间[<1 500 g组(28.7±18.3)d,1 500~2 500 g组(9.7±8.1)d,≥2 500 g组(7.0±3.8)d,P=0.000]和达到足量喂养时间[<1 500 g组(24.0±10.4)d,1 500~2 500 g组(14.3±6.0)d,≥2 500 g组(11.4±3.5)d,P=0.000]出生体质量越小组越晚。不耐受组和<1 500 g组有更多患儿接受肠外营养支持(93.3%;97.8%),且肠外营养提供热量[<1 500 g组(325.9±59.4)kJ/(kg·d),1 500~2 500 g组(281.2±64.8)kJ/(kg·d),≥2 500 g组(269.9±43.9)kJ/(kg·d),P=0.001]和持续时间[<1 500 g组(27.1±14.5)d,1 500~2 500 g组(13.0±7.0)d,≥2 500 g组(8.7±3.4)d,P=0.000]更多。生长发育方面不耐受组头围增长较快[不耐受组(0.7±0.6) cm/周,耐受组(0.6±0.5) cm/周,P=0.045]。<1 500 g 组体质量增长[(21.8±9.5) g/d]和头围增长[(0.8±0.4) cm/周]均明显高于其他出生体质量组[体质量增长:1 500~2 500 g组(14.2±7.6)g/d,≥2 500 g组(4.9±11.9)g/d,P=0.000;头围增长:1 500~2 500 g组(0.5±0.4)cm/周,≥2 500 g组(0.6±0.8)cm/周,P=0.005]。对是否有喂养不耐受作变量控制后,偏相关分析显示住院期间体质量增长与胎龄(r=-0.666,P=0.035)、出生体质量(r=-0.700,P=0.024)、头围(r=-0.846,P=0.002)以及恢复至出生体质量天数(r=-0.697,P=0.025)呈负相关,与头围增长(r=0.672,P=0.033)呈正相关,而与出生身长、开奶、转奶时间和达到足量喂养时间、肠外营养热量和持续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和一些并发症有无无相关性。结论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喂养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能获得类似于喂养耐受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头围越低的早产儿更适于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作为开奶喂养。

关 键 词: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早产儿  营养

Nutritional status of premature neonates fed with extensively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
Abstract:
Keywords:Extensively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  Premature  Nutrition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