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引用本文:刘鸿春,桂俊豪.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6):5-6,21.
作者姓名:刘鸿春  桂俊豪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摘    要: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指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三体征和单体征,主要有21、13、18-三体及Turner综合征(45,X0)、XYY综合征及K linefelter综合征(XXY)。在临床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中21、18、13及性染色体三体异常占80%以上。因此对非整倍体的检测一直是产前诊断的重要部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能有效检测出间期羊水细胞的非整倍体异常,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适合于非整倍体的产前诊断。

关 键 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