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椎体楔形变的影像学测量 |
| |
作者姓名: | 韦祎 田伟 刘波 行勇刚 王永庆 崔冠宇 |
| |
作者单位: |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北京100035) |
| |
基金项目: | 北京积水潭医院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协会高级会员人才培训基金资助 Supported by Fellow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FRCS) Talent Training Fund of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
| |
摘 要: |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据统计,20%的绝经后女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脊柱胸腰段,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诊断主要依靠脊柱正侧位X线,观察骨折后椎体楔形变现象[2]。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椎体X线视觉半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Genant法和基于算法的定量测量法(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for the qualitative,ABQ)[3],根据椎体压缩的程度,将椎体骨折分为轻度骨折(Ⅰ度, 20%~25%)、中度骨折(Ⅱ度, 25%~40%)和重度骨折(Ⅲ度, ≥40%)。临床实践中,老年人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继发于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确外伤史,绝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骨折(楔形变程度<25%)[4]。同时,我们发现骨质疏松的患者脊柱胸腰段椎体会出现缓慢的自发性楔形改变,在磁共振成像上并没有骨折水肿的异常信号,因此,在采用脊柱X线片作为脊柱椎体骨折的初筛手段时,这种椎体自发的楔形变很容易与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混淆,造成误诊误治[5]。本研究通过测量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的楔形变程度,分析椎体楔形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协助临床椎体骨折的诊断。
|
关 键 词: | 骨质疏松 绝经后 椎体楔形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obb角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