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引用本文:曾钗明,严茂林,石益海,郭太林,梅爱农,陈建康,许桂平,何晓红.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2).
作者姓名:曾钗明  严茂林  石益海  郭太林  梅爱农  陈建康  许桂平  何晓红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科,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01;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135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
摘    要:目的探索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HSD17B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临床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目标基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肝癌患者,手术后获取肝癌及其周围癌组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SD17B13和MFN2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库、GTEx数据库及TCGA数据库分析HSD17B13和MFN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肝癌不同分期的表达水平及与肝癌总体生存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变量对生存率的影响,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HSD17B13和MFN2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CR检测t值分别为-2. 467、-3. 933,P值分别为0. 020、0. 001;Western Blot检测t值分别为-5. 357、-5. 771,P值分别为0. 006、0. 02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HSD17B13表达明显下调(P 0. 05);随着肝癌分期越高,HSD17B13表达水平越低(F=3. 220,P=0. 023);低HSD17B13表达与不良生存相关(风险比=0. 630,P=0. 011);在肝癌组织中,MFN2与HSD17B1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 190,P 0. 001)。结论 MFN2与HSD17B13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是潜在的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抑癌基因,可能参与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也可成为肝癌筛查、临床分级、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有效的肝癌治疗靶点。

关 键 词:  肝细胞  孕酮还原酶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类  基因  肿瘤抑制  计算生物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