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核小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甄明富,谭晓军.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核小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4):353-354.
作者姓名:甄明富  谭晓军
作者单位:529300,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核小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核小体水平,并分析其与SLEDAI、血清补体水平、尿蛋白水平的相关关系. 结果LN活动组、静止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核小体水平分布为(32.7±6.9)、(28.2±3.4)、(12.5±9.4) pg/mL,组间比较,活动组较静止组、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01);LN患者血清核小体水平与LN患者蛋白尿水平、SLEDA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血清补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结论LN患者血清核小体水平增高,并与SLEDAI呈正相关,提示核小体参与了SLE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评价疾病活动程度的良好指标.

关 键 词:狼疮肾炎  核小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临床意义  血浆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2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