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6-2014年重庆市胃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重庆市胃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胃癌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4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报告胃癌新发病例,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截缩率、累积率与累积危险度,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利用恶性肿瘤发病率差别分解法计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恶性肿瘤发病的贡献值与贡献率。结果胃癌发病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APC为-1.49%,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标率与世标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97%和-5.53%,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胃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居民胃癌发病率低于农村。农村地区胃癌发病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APC为-4.4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截缩率由2006年的18.69/10万下降至2014年的13.67/10万,APC为-3.8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累积危险度由2006年的0.73%下降至2014年的0.43%,APC为-7.3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发病率下降主要为非人口因素的贡献(2 495.67%)。城市居民胃癌发病率上升受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的协同作用,贡献率分别为57.06%和42.94%。结论重庆市胃癌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非人口因素是影响胃癌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应积极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