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失晶后金属界面化学结构的变化
引用本文:骆国志,罗岚,王云芬.失晶后金属界面化学结构的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642-643.
作者姓名:骆国志  罗岚  王云芬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130041;2.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吉林 长春130041
摘    要:目的:研究金属表面经过不同方法处理后化学结构的改变。方法:对金属表面分别采用失晶、喷砂和粗磨处理,观察其超微结构、元素含量及元素分布情况。 结果:失晶物化法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化学元素种类增多、含量增加,峰值高,元素分布广泛均匀,波纹高且宽;喷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化学元素种类减少、含量降低、峰值下降、元素分布不均,波纹低而窄;粗磨处理的金属表面元素种类及含量均明显下降,峰值低下,波纹几乎呈直线。 结论:失晶物化法能明显改变金属表面的化学结构,这种变化有利于金属烤瓷合金之间的化学结合,提高金属烤瓷合金之间的结合强度。

关 键 词:失晶体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文章编号:1671-587X(2004)04-0642-02
收稿时间:2003-12-24
修稿时间:2003年12月24日

Changes of chemical structure on metallic surface after wiping crystal off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