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胆汁酸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吴学文,王邦茂.胆汁酸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Z1).
作者姓名:吴学文  王邦茂
作者单位:[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 天津
摘    要:初级胆汁酸在肝脏生成,包括胆酸(cholicacidCA)和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CDCA)。通常胆汁酸与甘氨酸(glycine)或牛磺酸(taurine)结合后排入胆汁。初级胆汁酸进入消化道内脱去甘氨酸和牛磺酸,一部分回吸入血,未被吸收的部分在细菌作用下脱氧形成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deoxycholicacidDCA)、石胆酸(lithocholicacidLCA)及微量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人类胆汁中的胆汁酸主要为CA、CDCA、DCA和LCA(比例为10 :10:5 :1)。近年来,胆汁酸,特别是次级胆汁酸中的DCA被认为是胃肠道的致癌因子而日益受到重视1],而UDCA具有一定的抑癌作用。现重点就胆汁中主要胆汁酸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作简要综述。1胆汁中主要胆汁酸的致癌作用1.1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1 1 1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自然地理环境、遗传因素等有关,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但近30年来在西方国家,上消化道系统中良恶性肿瘤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明显变化,腺癌以每年10 %的速率递增而鳞癌无明显改变,远端...

关 键 词:胆汁酸  胃肠道肿瘤  作用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