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产时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盆底功能的影响
引用本文:武春鸿,杨辰晨,李燕,陈凯,李慧,吴茂勤.产时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10).
作者姓名:武春鸿  杨辰晨  李燕  陈凯  李慧  吴茂勤
作者单位: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济南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摘    要:目的探讨产时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93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时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6例(减少产时医疗干预措施)和对照组197例(传统产时医疗干预)。比较2组的分娩结局和并发症情况;经会阴盆底超声测量在静息及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尿道倾斜角(UTA)、膀胱尿道后角(PUVA)、膀胱颈位置(BNP)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和膀胱颈移动度(BND),进一步通过经盆底肌电生理检查评估产妇产后的盆底肌纤维肌力情况。结果 2组产妇总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PUVA、URA及BND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异常肌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减少产时医疗干预对低危初产妇分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减轻盆底功能损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