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涂元淑.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89(4).
作者姓名:涂元淑
作者单位:同济医大 教授
摘    要:一、发病机理 (一) 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收缩功能减弱分为原发于心肌收缩无力及继发于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两类。 (二) 心衰的外周因素 充血性心衰(CHF)时,有许多激素变化,如循环中儿茶酚胺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及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DP)增多。CHF的严重程度与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有关。RAA系统激活,在CHF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均有重要意义。 (三) 化学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