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影响
引用本文:何芳.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0(11):140-141.
作者姓名:何芳
作者单位:何芳 (江西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摘    要: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44)。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月经来潮后第2 d开始服用2.5 mg/次,2次/周;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月经来潮后第2 d开始服用12.5 mg/次,qd,2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空腹抽血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及雌二醇(E 2)水平,采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评价2组临床疗效,统计1年内妊娠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2%;观察组1年妊娠率为31.82%,对照组1年妊娠率为11.3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χ2=6.792,P<0.05),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5.437,P<0.05);(2)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症状评分、总体征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及雌二醇(E 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黄体生成素(L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FSH、P、E2与显著低于对照组,L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更适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更加有效缩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妊娠结局,与其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作用更强有关,可作为常规治疗药物。

关 键 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性激素  子宫内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