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口服华法令患者血浆蛋白C和蛋白S活性监测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窦心灵,樊玉兰,陈涛,窦晓军.口服华法令患者血浆蛋白C和蛋白S活性监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0):992-993.
作者姓名:窦心灵  樊玉兰  陈涛  窦晓军
作者单位:1. 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735000
2.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医院检验科,735103
摘    要:目的探讨对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进行血浆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联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各类需要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50例,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及第30天对患者的血浆PC:A、PS:A及INR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抗凝稳定后在不同抗凝强度下血浆PC:A和PS:A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口服华法令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组的PC:A和PS:A均低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服药后第3~15d的血浆PC:A、PS: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此时的INR尚未达到治疗范围。并且抗凝强度越高,患者的血浆PC:A和PS:A下降越明显。结论口服华法令患者的血浆PC:A和PS:A降低,而且体内抗凝功能的下调先于凝血功能的下调,使得华法令的抗凝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因此,对口服华法令患者除监测INR外,还应同时监测其血浆PC:A和PS:A,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抗凝治疗。

关 键 词:抗凝药  蛋白  临床实验室技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