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动双手食指后应用磁源性影像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定位
引用本文:孙吉林,吴杰,李素敏,贾秀川,刘连祥,吴育锦.运动双手食指后应用磁源性影像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定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074-1075,T002.
作者姓名:孙吉林  吴杰  李素敏  贾秀川  刘连祥  吴育锦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影像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51
摘    要:目的 确定运动双手食指后应用磁源性影像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功能区定位的价值并探讨其成像方法。方法 6例受试者接受左、右侧视觉光刺激后运动相应侧食指,双手食指下方各放置一块垫板,垫扳上有一个光电偶合器,食指抬起后数据采集计算机即可将光电偶合的一刻为“零”对脑反应信号进行叠加。应用脑磁图记录运动及体感反应叠加后的脑电磁波并将其与相应受试者头MRI叠加形成磁源性影像。结果 食指运动后,每个受试者双侧半球均出现一个最高的波峰,左右半球潜伏期分别为(41.5&;#177;7.8)ms和(35.5&;#177;3.6)ms。受试者之间左、右半球皮质兴奋的潜伏期(WI)差异无显著意义(t=2.046,P=0.096)。将其CCD叠加到MRI上可见ECD均位于中央后回。每个受试者在最高波峰之前出现一个小的波峰,潜伏期为负值,左、右半球分别为-(52.9&;#177;25.9)ms和—(63.8&;#177;19.5)ms。受试者之间左、右半球皮质兴奋的潜伏期(W2)差异无显著意义(t=1.342,P=0.237)。由磁源性影像显示兴奋的皮质位于中央前回。结论 磁源性影像可很好地显示健康受试者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可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进行精确定位。

关 键 词:双手食指  磁源性影像  运动皮质  功能区  定位  躯体感觉皮质  脑磁图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