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磁性纳米靶向Apo—A—Ⅰ基因治疗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作用
引用本文:吴轶娜,陆建平,郑肖利.磁性纳米靶向Apo—A—Ⅰ基因治疗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作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13(3):235-240.
作者姓名:吴轶娜  陆建平  郑肖利
作者单位:1.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放射科,上海,200433
3.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200433
摘    要: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族Ⅰ型(Apo-A—Ⅰ)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展的作用。方法将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性纳米载药系统输送治疗基因,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带正电荷的磁性脂质体,再将DNA与该脂质体按照1:7的电荷比形成复合物:将已形成AS斑块的12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磁性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对照组6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入不含基因的磁性纳米脂质体复合物.每只动物给药剂量为0.32ml.给药后立刻在所有动物左侧肾脏附近(体外)绑缚铷铁硼稀土磁铁(场强500mT)进行磁诱导。约4h后将磁铁取下。继续喂养6周后抽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将动物处死,取腹主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基因治疗6周后.实验组80层切片中发现斑块10层.脂质条纹面积和纤维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9.21%和1.18%:对照组83层切片中发现斑块35层.脂质条纹面积和纤维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32.25%和1.66%。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斑块率的比较,P〈0.01,实验组HDL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组肝组织Apo-A—Ⅰ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DNA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磁性脂质体形成的磁性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在外加磁场导入下可以使ADo—A—Ⅰ基因定向到达肝脏,显著升高血浆HDL水平,降低LDL、TC、TG水平,抑制AS斑块的发展。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疗法  磁性脂质体/DNA复合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