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学“胆腑”理论及其在胆囊炎诊疗中的指导价值 |
| |
作者姓名: | 刘媛媛 陈蔚 马腾飞 范佳佳 李鑫 武慧超 任小巧 仁青东主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2 北京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研究所,北京,100029; 3 青海大学藏医药学院,西宁,810016 |
| |
基金项目: | 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转化专项(2020-SF-C33) |
| |
摘 要: | 藏医学的“胆腑”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藏医脏象学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包含了藏医“胆”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的全部过程。藏医认为,“胆腑病”归属于赤巴病的范畴,而赤巴病是一切热病的总称,因此,胆腑病性质属热;其发病是由于季节气候的变化、饮食、行为起居、情志、外伤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体内“隆”赤巴“培根”常态下的平衡被打破,尤其是赤巴的功能发生紊乱,体内火热偏盛而身患胆热症。藏医药在治疗胆腑病的应用广泛,但是藏医临症对胆腑病的治疗,应遵循藏医学“胆腑”理论来施治用药,一般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的诊疗方案,并注重把握恰当的诊疗时机,以此来祛除致病的根本因素,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关 键 词: | 藏医学 胆腑理论 胆囊炎 治疗 赤巴病 热病学 |
收稿时间: | 2021-09-24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