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对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
引用本文:刘淼,沈玉祥,袁建军,翟亚萍,商保军.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对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05,34(6):15-16.
作者姓名:刘淼  沈玉祥  袁建军  翟亚萍  商保军
作者单位:1. 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3
2. 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郑州,450003
摘    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研究期间,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发现,左心房和/或左心耳血栓者10例,另有外周动脉明确血栓栓塞并发症者8例,共18例为血栓组;行 TEE 检查未发现 LA 和/或 LAA 血栓且排除血栓栓塞并发症病史者为无血栓组(17例);未行 TEE 检查及排除外周动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房颤患者54例为房颤组,对照组33例为无房颤组。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 TAT、D-D 浓度和 AT-Ⅲ活性,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F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其 TAT 及 D-D 含量均明显高于无房颤组(P<0.05),AT-Ⅲ活性明显低于无房颤组(P<0.05)。血栓组患者 TAT、DD 水平明显高于无血栓组(P 均<0.05)。结论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检测房颤患者血浆中 TAT 可能成为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关 键 词:心房颤动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修稿时间:2005年1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