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周期型马来丝虫 M29表位基因原核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引用本文:徐倩,吴佳倩,张波,陶然,刘芹,陆施娟,方政.周期型马来丝虫 M29表位基因原核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6).
作者姓名:徐倩  吴佳倩  张波  陶然  刘芹  陆施娟  方政
作者单位:1. 22600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医学部
2. 南通大学医学院病原学系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413993001Y);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摘    要:淋巴丝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病,流行于81个国家和地区[1-2]。全球超过7600万人隐性感染,并伴有内部淋巴系统和肾脏系统的隐性损伤;约4400万人反复感染,并伴有肾功能异常[3-4]。虽然淋巴丝虫病的防治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巨大成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传播媒介广泛存在,人口流动加快、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者中有较多微丝蚴阳性者,外源输入的可能性及丝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始终存在。在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血症可持续20年以上,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仍可传播丝虫病[5-6]。马来丝虫(Bm)生活史复杂,筛选有效的保护性抗原并有机结合以获得最佳保护效应是抗丝虫疫苗研究中的重要内容[7-8]。肌球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功能蛋白,是一种早期免疫显性分子,具有较显著的免疫原性,在丝虫整个生活史中起重要作用[9]。本研究以我国流行的周期型 Bm 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周期型 Bm 肌球蛋白的 T 淋巴细胞表位和 B 淋巴细胞表位,构建周期型 Bm M29表位基因原核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的免疫学实验打下基础。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