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药归经理论的新探
引用本文:李名勇.中药归经理论的新探[J].广东药学,2008(2):22-23.
作者姓名:李名勇
作者单位:广州市萝岗区兴科堂药店,广东广州510730
摘    要: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高晓山指出,归经应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归经的“归”,主要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的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等脏象学说为基础形成的,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是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其共同之处在于均指出了中药的归经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关 键 词:中药归经理论  脏腑经络  选择性作用  药物效应  《中药学》  历代本草  药物作用  脏象学说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