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姓名:杨立顺  袁海生
作者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天津,300400
基金项目: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bcws2011-08)。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溶栓前后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判断血管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186例,根据血管冠状动脉造影再通标准分为再通组140例、非再通组46例。分别检测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1、2、3、6、9、12 h 血浆H-FABP、cTnI,并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浆H-FABP评估血管再通的Cut-off值。结果再通组溶栓后血浆H-FABP水平迅速升高,3 h达高峰,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 P均<0.01);血浆cTnI水平平稳上升,9 h达高峰,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均<0.01)。非再通组溶栓后血浆H-FABP、cTnI水平平稳上升,分别在6、9 h达高峰。两组3 h血浆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溶栓后3 h 再通组血浆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4.6%,其判断血管再通的Cut-off值为58.42 ng/mL,特异度100%,灵敏度96%。结论血管再通STEMI患者溶栓后3 h血浆H-FAB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溶栓治疗  血管再通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