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
摘    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且发病时间在6~24 h,选取40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7、1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试验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20例健康者早晨空腹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NIHSS评分对所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PAF为(211.31±11.22)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49±8.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0,P0.05),PAF在治疗后第3天为(240.12±13.78)pg/m L,达到高峰,7 d后为(215.33±16.43)pg/m L,逐渐下降,14 d后PAF水平(170.27±11.40)pg/m L与治疗前的(211.31±11.22)pg/m L比较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5)。脑梗死急性期患者NIHSS与PAF浓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升高,经抗血小板治疗后明显下降,血小板的行为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动态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评估预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