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高危复发风险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志慧,邓洪滨,邓立力.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高危复发风险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3,0(14):2723-2726.
作者姓名:王志慧  邓洪滨  邓立力
作者单位: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死于术后复发。近些年来,以基因相关预后标志物如基因表达谱、DNA 甲基化;循环相关的预后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循环的无细胞核酸[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免疫相关预后因子如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以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等为代表的分子标志物的发展为Ⅰ期NSCLC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概述了与Ⅰ期NSCLC术后高危复发风险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总结了这些分子标志物对判定Ⅰ期NSCLC术后高危复发风险的意义。

关 键 词: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复发  预后  分子标志物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肿瘤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肿瘤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