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都市未成年人群腹泻沙门氏菌血清型、耐药及分子分型研究
引用本文:黎明,孔喜梅,袁齐武,杨洋.成都市未成年人群腹泻沙门氏菌血清型、耐药及分子分型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1,0(21):3996-4000.
作者姓名:黎明  孔喜梅  袁齐武  杨洋
作者单位: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四川 610051
摘    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未成年腹泻人群中沙门氏菌感染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12—2019年于成都市各区、市的哨点医院采集18岁以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照GB4789.4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随机选择部分样本进行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共检出611份腹泻粪便来源沙门氏菌,可分为36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占据主要优势,分别为68.2%和11.0%。耐药方面,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排首位(76.5%),其次为四环素(70.5%)、甲氧氨苄嘧啶/磺胺甲噁唑(44.5%)、氯霉素(40.0%)和氨苄西林/舒巴坦(38.0%);对一、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4.5%~33.0%),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以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氧氨苄嘧啶/磺胺甲噁唑(AMP-TET-SXT,占39.0%),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AMP-AMS-TET,占32.0%)等为主。9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PFGE聚类相似度为53%,分为87种带型,其中5种带型各含2~3株相同带型。结论 成都市未成年腹泻患者沙门氏菌主要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多重耐药较严重,AMP-TET-SXT耐药率最高,优势沙门氏菌PFGE型别呈现多样性,存在散在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

关 键 词:沙门氏菌  未成年人群  血清型  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预防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预防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