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流行病学调查
引用本文:其其格,邓世靖,郭振山,殷晓棠,苏日娜,王智群,乌云,崔凯,孙旭光.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流行病学调查[J].眼科研究,2007,25(12):978-981.
作者姓名:其其格  邓世靖  郭振山  殷晓棠  苏日娜  王智群  乌云  崔凯  孙旭光
作者单位:1.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医院,海拉尔,021008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100005
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医院,021300
摘    要:目的调查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CDK)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发病情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牧业四旗进行人群抽样调查,共调查2558人,其中游牧人群1210人,农耕人群1348人,并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中发病年龄最小为20岁,总患病率为21.6%,男性为21.7%,女性为21.6%,男女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1.87,P=0.090,0.3929);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38.9%;20岁以上人群中1级病变311人,占15.3%,2级病变242人,占11.9%,未发现3级病变患者;牧业四旗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2,P=0.00);游牧人群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农耕人群,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0.41,P=0.00);调查发现:巴尔虎蒙古族患病率最高(52.8%),其次为布力亚特蒙古族(46.5%)、鄂温克族(40.8%),达斡尔族(1.6%)、汉族(1.3%)和科尔沁蒙古族(0.8%)最低,各民族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19,P=0.00);通过相关因素分析发现CDK与年龄、放牧时间、民族及生活方式相关。结论CDK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患病率较高,游牧人群高于农耕人群;不同民族患病率不同,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放牧时间、年龄、民族及生活方式有关。

关 键 词: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  患病率  致病因素  呼伦贝尔
文章编号:1003-0808(2007)12-0978-04
修稿时间:2007年2月28日

Epidemiology of climatic droplet keratopathy in Hunlunbeier area of Inner Mongolia
Qi Qige,Deng Shijing,Guo Zhenshan,Yin Xiaotang,Su Rina,Wang Zhiqun,Wu Yun,Cui Kai,Sun Xuguang.Epidemiology of climatic droplet keratopathy in Hunlunbeier area of Inner Mongolia[J].Chinese Ophthalmic Research,2007,25(12):978-981.
Authors:Qi Qige  Deng Shijing  Guo Zhenshan  Yin Xiaotang  Su Rina  Wang Zhiqun  Wu Yun  Cui Kai  Sun Xuguang
Abstract:
Keywords:climatic droplet keratopathy  prevalence  related risk factors  Hunlunbeier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