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数据挖掘学习探讨“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研究
摘    要:目的:了解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经取穴规律并基于此学习、探讨、领会石学敏院士"司气海,调血压"技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中登载的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中腧穴并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6篇,腧穴84个,其中奇穴11个,腧穴总使用频次872次,主穴634次,配穴238次;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十四经均有涉及但其重要程度不一,其中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所用腧穴频次最多,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等;使用频次前五的腧穴依次为太冲(104次)、曲池(86次)、足三里(64次)、风池(60次)和合谷(45次);身体各部位腧穴选用频次最多的是下肢部(389次),其次为上肢部(175次)和头面颈项部(175次);选用特定穴的频次(735次)远高于非特定穴频次(137次),其中特定穴中五输穴(385次)、原穴(202次)和交会穴(199次)的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其他特定穴。石学敏院士创立的"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选用的5对腧穴,4对与研究结果一致(足厥阴肝经及手足阳明经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和原穴,如太冲、曲池、足三里、合谷等穴),其所属的3条经脉亦与研究结果完全一致,惟一不属于高频率的经穴人迎穴,不仅有中西医理论支持而成为处方中的主穴,而且从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所在部位(头面颈项部)、特定穴(交会穴)方面都符合研究结果。结论:石学敏院士"司气海,调血压"(人迎、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针刺技术,是大继承基础上的大创新,故对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必须重视对中医经典、疾病中西医知识和前人成果的深入掌握、融会贯通和锲而不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