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针刺治疗顽固性眼肌痉挛验案2则
引用本文:王淑杰.针刺治疗顽固性眼肌痉挛验案2则[J].河北中医,2007,29(7):597-597.
作者姓名:王淑杰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河北,廊坊,065000
摘    要:例1患者女,36岁,2005-06-18就诊。右下眼睑跳动2个月余。开始以为因受风或睡眠不足所致,未予治疗,后来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安定等,并做局部按摩、热敷等无效,故前来就诊。证见:面红,声高,性情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为肝火亢盛。治宜祛风清热。取穴:合谷(对侧)、太冲(患侧)、风池(双侧),四白透承泣(患侧)。手法以泻法为主,留针30 min。针刺1次后病状减轻,2次痊愈,后治疗2次巩固疗效。例2患者女,50岁,2006-10-26就诊。感冒发热7日,病愈后右眼上睑跳动20余日。证见:面黄,身体倦乏,手足心热,自诉夜晚口干,渴甚。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热甚伤阴,阴虚风动。治宜滋阴清热。取穴:合谷(对侧)、阳白透鱼腰(患侧),肝俞、肾俞,针刺3次病愈。按:例1因禀性素急,久而肝经热甚,化火生风,则见筋惕肉,面红声高,烦躁易怒,舌红苔黄均为肝火亢盛的表现。故选用合谷、太冲为“四关穴”善治风动诸疾,有止痉的效果。风池祛风清热,四白透承泣为局部取穴,善治眼疾,也是肌肉动的中心部位。以上诸穴使肝火得降,故动停止。例2由于患者感冒发热,病愈后出现上睑动,乃热病伤阴,阴液亏损,无以濡养筋脉,筋...

关 键 词:眼肌麻痹  针刺疗法
文章编号:1002-2619(2007)07-597-01
修稿时间:2007年3月30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