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藤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研究
引用本文:陈观凤,杨馥桢,郑中杰,黄丰科,曹梦飞,张军.黄藤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2,33(1):115-119.
作者姓名:陈观凤  杨馥桢  郑中杰  黄丰科  曹梦飞  张军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2016B020239005)。
摘    要:目的制备黄藤素脂质体,考察其体外透皮行为。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藤素脂质体,测定其粒径、 Zeta 电位、包封率、体外释放度,考察包封率测定方法,使用改良Franz 扩散池考察体外透皮特性,以及皮肤 滞留情况。结果鱼精蛋白法测得包封率为59.22%,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得包封率为45.53%。大豆磷脂 1.0 g、胆固醇0.15 g、黄藤素0.02 g 以薄膜分散法制得黄藤素脂质体为球状或类球状粒子,平均粒径 215.2 nm,Zeta 电位-20.5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黄藤素脂质体释药与黄藤素溶液剂相比,呈缓释行为,符 合Weibull 模型(r=0.993 0);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显示,黄藤素脂质体、黄藤素溶液剂中黄藤素8 h 累积释放量 分别为(53.42±5.96)、(12.72±3.28) μg·cm-2,平均皮肤蓄积率分别为0.93%、0.45%。结论与黄藤素溶液剂 相比,黄藤素脂质体可以显著提高黄藤素透皮吸收速率,增加皮肤蓄积量,在皮肤外用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关 键 词:黄藤素脂质体  包封率  透皮吸收  皮肤蓄积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