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极限稀释法的原理及其在造血细胞培养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陈燕,王辨明,李崇渔,喻东姣.极限稀释法的原理及其在造血细胞培养中的运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0(1).
作者姓名:陈燕  王辨明  李崇渔  喻东姣
作者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摘    要:长期以来,造血细胞体外培养计算克隆的方法一直沿用半固体法。由于支持物琼脂、甲基纤维素粘附于细胞表面,对于进一步采用电镜、染色体、同位素和单克隆抗体等分析带来很大困难,.且克隆计数由于35mm培养皿面积较大,人为误差很多。有无更好的方法?万景华等在此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我们则在万氏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首先运用于多向祖细胞(CFU—Mix)的培养和白血病克隆形我的研究. 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在同一条件下,重复做几次独立试验,每次有两个对立的结果,事件A发生或不发生。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设计了极限稀释法,即将细胞数由高到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