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D—二聚体在脑血管病诊治中临床意义探讨
引用本文:李吕力,张新华,薛富英,韩敏,王铁建,易菲,黄月松,张永全.D—二聚体在脑血管病诊治中临床意义探讨[J].临床荟萃,2001,16(20):921-923.
作者姓名:李吕力  张新华  薛富英  韩敏  王铁建  易菲  黄月松  张永全
作者单位: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解放军三零三医院
3. 解放军三零三医院检验科
4.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基金资助,合同号 :桂科青 9632 0 1 3
摘    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前的脑血管病,34例脑梗死早期溶栓前后、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抗纤溶前后及正常对照组的DD含量。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SAH比对照组的DD升高,各种脑血管病中两两比较除脑出血组与TIA、脑梗死和SAH组有差异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溶栓后DD1小时明显升高,6小时后逐渐下降,24小时下降至溶栓前水平,48小时明显下降,与神经功能恢复同步。脑梗死SAH抗纤溶后DD逐渐下降,第3、4周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D检测可能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对其鉴别诊断无意义,其不仅可指导溶栓治疗,且可做为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监测SAH的DD有助于指导抗纤溶治疗、并可做为疗效及预后判定的指标。

关 键 词:D-二聚体  脑血管病  血栓溶解治疗  氨基乙酸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