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张辰尧,余博臣,鲁强,杨巧.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2):407-410.
作者姓名:张辰尧  余博臣  鲁强  杨巧
作者单位:1.上饶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 上饶 334000;2.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上饶 33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月~2023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 103 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检查以及颈椎日本骨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CT量化参数(骨性椎管容积、纤维性椎管容积以及椎管容积占有率)及DT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手术前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T量化参数和DTI参数.随后根据临床疗效将 120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有效组(n=97),无效组(n=23).比较两组CT量化及DTI参数,并分析影像学参数与JOA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骨性椎管容积、纤维性椎管容积、椎管容积占有率以及FA值均低于对照组,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间盘切除骨融合术或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骨性椎管容积,纤维性椎管容积、椎管容积占有率以及FA值均高于术前,ADC值则低于术前(P<0.05).有效组患者术后的纤维性椎管容积、椎管容积占有率以及 FA 值均高于无效组,ADC 值低于无效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性椎管容积相近(P>0.05).术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纤维性椎管容积、椎管容积占有率及FA值与JOA评分呈正相关(r=0.422、0.403、0.539,P<0.05),ADC值则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598,P<0.05).结论:CT和DTI均能够有效反映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与临床疗效.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