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应用与发展
引用本文:王拥军,梁倩倩,崔学军,李晨光,莫文,胡志俊,唐德志,舒冰,卞琴,叶秀兰,叶洁,李晓锋,王晶,王腾腾,赵东峰,徐浩,唐占英,杨燕萍,张岩,卢盛,赵永见,施杞.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应用与发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6):1-4, 12.
作者姓名:王拥军  梁倩倩  崔学军  李晨光  莫文  胡志俊  唐德志  舒冰  卞琴  叶秀兰  叶洁  李晓锋  王晶  王腾腾  赵东峰  徐浩  唐占英  杨燕萍  张岩  卢盛  赵永见  施杞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施杞名中医工作室,上海,2000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330085);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5RA4002);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项目(IRT16R50);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5304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摘    要:气血理论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施杞教授根据慢性筋骨病"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经络闭阻"的病机特点,形成了"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原则。以圣愈汤作为基础方,意在传承"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伤科学术精髓,并形成了以益气化瘀为核心的13个协定方。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以气为主"通过益气恢复气的推动、防御、营养等功能,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延缓细胞凋亡、促进基质蛋白多糖和胶原合成、提高细胞黏附功能,从而维持骨结构与功能;还可抑制炎症介质,调节细胞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以血为先"通过祛瘀达到行气的目的,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以利于营养物质进入骨骼,并调节血钙、碱性磷酸酶。"调和气血法"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提高。

关 键 词:慢性筋骨病  气血理论  以气为主  以血为先
收稿时间:2017/3/30 0:00:00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rapy of reconciling qi and bloo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WANG Yong-jun,LIANG Qian-qian,CUI Xue-jun,LI Chen-guang,MO Wen,HU Zhi-jun,TANG De-zhi,SHU Bing,Bian Qin,YE Xiu-lan,YE Jie,LI Xiao-feng,WANG Jing,WANG Teng-teng,ZHAO Dong-feng,XU Hao,TANG Zhan-ying,YANG Yan-ping,ZHANG Yan,LU Sheng,ZHAO Yong-jian and SHI Qi.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rapy of reconciling qi and bloo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J].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51(6):1-4, 12.
Authors:WANG Yong-jun  LIANG Qian-qian  CUI Xue-jun  LI Chen-guang  MO Wen  HU Zhi-jun  TANG De-zhi  SHU Bing  Bian Qin  YE Xiu-lan  YE Jie  LI Xiao-feng  WANG Jing  WANG Teng-teng  ZHAO Dong-feng  XU Hao  TANG Zhan-ying  YANG Yan-ping  ZHANG Yan  LU Sheng  ZHAO Yong-jian and SHI Q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医药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医药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