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沙眼包涵小体与假性包涵小体
引用本文:吉民生,张淑娟.沙眼包涵小体与假性包涵小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78(3).
作者姓名:吉民生  张淑娟
作者单位:武汉医学院附一院眼科 (吉民生),武汉医学院附一院眼科(张淑娟)
摘    要:沙眼包涵小体(简写P.H.K.)自Prowazek及Halberstaedter二氏等1907年发现后,对于沙眼病原体的探讨,沙眼的诊断、防治及一般微生物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对于沙眼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如病原体的培养,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传染方式的研究等,均以P.H.K.的检查,作为必要项目。但由于P.H.K.形式多样,构造复杂,在光学显微镜下,颇多类似成份(假性包涵小体),易与P.H.K.相混,导致错误结论。许多P.H.K.的调查发现率差异很大。这固然与各地沙眼流行情况,检查仔细与否,染色方法不同有关,而与假性P.H.K.相混关系很大。本文通过4000份结膜刮片观察,在形态学方面阐述P.H.K.特点及其与假性P.H.K.之鉴别。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