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cTnI、CK-MB组合在诊断早期AMI中的比较
引用本文:王海鱼,郭盛,方胜先,夏斌赞.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cTnI、CK-MB组合在诊断早期AMI中的比较[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9,7(4):262-264.
作者姓名:王海鱼  郭盛  方胜先  夏斌赞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省,518116  
基金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早期AMI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MI患者发病1h、2h、3h、4~6h、7~12h时血清H—FABP浓度变化,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不同心肌标志物组合H—FABP+cTnI与H—FABP+CK—MB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6.7%)优于cTnI(0%)和CK—MB(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发病4~6h内,H—FABP的敏感性(94.4%)仍高于cTnI(61.1%)和CK—MB(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FABP+cTnI组合对AMI的诊断敏感度最高(95.8%),特异度亦最高(100%)。H-FABP+cTnI组合次之,分别为93.75%和97.2%。这两种组合对AMI的诊断敏感度与单个H—FABP、cTnI和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特异度亦明显升高。结论在AMI发病6h内,H—FABP是最为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h内最敏感。H—FABP与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CK—MB的组合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早期诊断AMI的准确率。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脏标志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