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进展与展望
引用本文:肖海鹏,梁奕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进展与展望[J].新医学,2001,32(6):327-328.
作者姓名:肖海鹏  梁奕铨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1引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以骨量低、骨的微细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于椎体、髋部和腕部)所致严重长期病废特别令人关注。骨折后1年内,约28%的髋骨骨折患者被推入疗养院;5%~20%的患者由于种种并发症而死亡。据估计,美国骨质疏松病人达2000万例,每年有130万例发生骨折,直接治疗费用高达150亿美元。我国目前尚缺乏骨质疏松并骨折发生率的确切统计资料,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病人数不容乐观。随着人口的老化,本病已成为全世界一个严…

关 键 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诊断  防治  骨密度

An update and prospect on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