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异物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
| |
作者姓名: | 杨莉 王景峰 伍卫 王铭辉 罗向阳 |
| |
作者单位: |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广州51012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广州510120 [3]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州510120 |
| |
摘 要: | 患者男,11岁。入院前6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高热,伴畏寒、寒战、头痛。在当地医院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3周前开始面色苍白伴乏力。体格检查:贫血面容,体温38.8℃,血压102,/73mmHg(1mmHg=0.133kPa),胸部未见明显异常,心率108次/min,律齐,心脏未闻及杂音,肝、脾触及肿大。多次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20)×10^9/L,伴核左移;血红蛋白64—95g/L;血小板正常。尿常规红细胞16个/HP、白细胞30个/HP、尿蛋白(++)。红细胞沉降率106mm/h;C-反应蛋白117mg/L;类风湿因子26U/m1。血、尿和脑脊液培养均无菌生长。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肝脏增大,脾肿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右心房内分别有团块状活动回声(1.7cm×0.9cm、1.5cm×1.0cm)附着于房间隔下部,且左心房内团块于舒张期脱人左室流人道;双心房内团块的“蒂”隐约呈“导线样”穿插于房间隔。初步考虑为双心房黏液瘤,不排除合并感染的可能。人院后给予头孢他啶、阿奇霉素、亚胺培南和丁胺卡那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患儿仍反复发热,故行心脏直视手术,见双心房内均有暗红色不规则“赘生物样”组织块,其基部变细呈蒂状,左右对应地附着于房间隔下部。清除赘生物并切除部分肌部房间隔后,发现左心房内有1条长6.0cm、直径0.1cm的细竹枝,尖端指向房间隔赘生物附着处,取出竹枝,修补房间隔。术后追问病史,方知患儿1年前曾跌倒致胸部出血并在当地医院治疗,此后至本次发病前一直无明显异常。术后异物及赘生物培养均为黏质沙雷菌生长,赘生物病理检查见肉芽组织增生、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静脉用头孢米诺和依替米星联合抗感染,患儿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
关 键 词: | 心脏异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胸部X线片 抗生素治疗 脑脊液培养 并发 |
修稿时间: | 2006-10-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