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效应机制研究:来自脑影像研究的证据(Ⅰ)(英文)
引用本文:刘国韵,陈懿超,曹子敏,石安琪,许璐凡,李芷君,杨泽秋,闫超群,王军.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效应机制研究:来自脑影像研究的证据(Ⅰ)(英文)[J].世界针灸杂志,2024(1):16-23.
作者姓名:刘国韵  陈懿超  曹子敏  石安琪  许璐凡  李芷君  杨泽秋  闫超群  王军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摘    要:目的: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的患病率,也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因素。既往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可调节这些异常改变。目前由于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C)方法探讨偏头痛患者脑内异常结构和功能改变,为后期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调节脑区提供基础。方法:该研究招募了34名偏头痛患者和38名健康对照者,均行结构和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VBM方法比较灰质体积的组间差异,将具有显著改变的灰质体积作为种子区域,进一步计算差异脑区和全脑之间的功能连接,并将脑结构或功能变化与临床特征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的左枕叶灰质体积高于健康对照组。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左侧枕叶和右侧额下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少,涉及前扣带皮层(ACC)和右侧脑岛。左侧ACC的FC下降与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偏头痛患者较健康受试者存在异常变化脑区,为偏头痛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提供...

关 键 词:偏头痛  针刺  灰质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功能连接  磁共振成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