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喻施文a,b,樊晓淼a,b,陈晨a,刘培成a,李琛a,b.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12(1):21.
作者姓名:喻施文a  b  樊晓淼a  b  陈晨a  刘培成a  李琛a  b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a牙周科,b中心实验室;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牙周病学研究室;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口腔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78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10496-301)
摘    要:目的    探讨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0.2、0.5、2、5、10 mg/mL)处理P. gingivalis W83(实验组),用未加药物的P. gingivalis W83作对照(对照组),采用荧光法检测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的作用。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作用于P. gingivalis W83,Real-time PCR法检测毒力基因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为0.2、0.5、2、5、10 mg/mL时,对唾液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1.4%、32.23%、40.21%、73.54%、84.3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处理)的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基因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有效抑制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其抑制作用会降低细菌毒力基因表达,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牙周炎的新型药物。

关 键 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唾液酸酶  大黄素-8-O-&beta  -D-吡喃葡萄糖苷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