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哈佛管内的骨诱导成骨研究
引用本文:王臻,刘继忠,黄长明,杨克强.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哈佛管内的骨诱导成骨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5): 313-317
作者姓名:王臻  刘继忠  黄长明  杨克强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摘    要:目的:研究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过程中哈佛系统的成骨作用,探讨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愈合活化表面的临床意义,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手术移植2cm经深底温处理的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段,于术后2、4、8、12周取材,观察各组X线片,组织学,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变化,记录骨吸收重建情况。结果:骨端愈合率;近端宿主骨-异体骨接全部4周90%,8周100%;远端4周60%,8周90%,12周100%,组织学观察;4周时皮质骨内哈佛管扩大,多位于近骨髓腔处的皮质内;8周时可观察到扩大的哈佛管周围新骨形成;12周时可见到新形成的类哈佛系统。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后4周皮质内扩大的哈佛管壁有弱阳性表达,8周时有强阳性表达,管腔内细胞成分增多,哈佛管周围的骨隐窝内亦有阳性表达,四环素荧光标记显示术后2周可观察到异体骨周边的四环素荧光标记,移植后4周可见较强的荧光标记于哈佛管内,哈佛管内与福克曼管交叉处为强阳性性表达。术后8南呤骨髓腔处的皮质骨陷窝内亦有强的四环素荧光标记。结论: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通过四个愈合表达进行活化重建;(1)哈佛系统的骨吸收,骨诱导成骨;(2)宿主骨-异体骨接合端的爬行替代;(3)异体皮质骨周围的吸收与重建;(4)骨髓腔内壁的成骨活动,研究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尽量保留异体皮质骨的有效成骨活性表面,和各种机械遮挡,采用髓内固定,并应保留适当骨瘤腔的空间,利用皮质骨的血运重建。

关 键 词:移植  同种  骨折愈合  哈弗系统  组织学
修稿时间:2001-06-29

The inductive osteogenesis in Haversian canals: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ealing of massive allogeneic cortical transplants
Abstract:
Keywords:Transplantation  homologous  Fracture healing  Haversion system  Histolog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