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体型肥胖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气管和全身炎症及病情控制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陈建辉,徐莉,郑玉龙,顾立志,仇海兵.不同体型肥胖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气管和全身炎症及病情控制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14,22(4):209-212.
作者姓名:陈建辉  徐莉  郑玉龙  顾立志  仇海兵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摘    要:目的 探讨体脂分布在肥胖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 招募稳定期哮喘患者125例,并根据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分为非肥胖组(n=51)、周围性肥胖组(n=34)和中心性肥胖组(n=40)。分别测定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浓度,并记录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得分。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校正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剂量]进行统计。结果 中心性肥胖组与非肥胖组FVC[校正ICS平均剂量前(后)]分别为[3.98(3.99)±0.99]L和[4.51(4.51)±1.00]L,外周血IL-6和hs-CRP浓度、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校正ICS平均剂量前(后)]分别为[33.63(33.28)±14.04]ng/L和[21.22(21.33)±11.23]ng/L, [2.12(2.15)±0.73]mg/L和[0.92(0.91)±0.61]mg/L,52.58(52.81)±14.14和45.41(45.34)±12.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校正ICS平均剂量后,中心性肥胖患者ACT评分明显低于非肥胖组[(22.10±1.68)分和(23.01±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性肥胖组仅hs-CRP浓度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1.54±0.68)mg/L和(0.91±0.6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心性肥胖在肥胖相关哮喘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

关 键 词:肥胖症  哮喘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of obesity and lung function, systemic/airway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control in asthmatic patients
Abstract:
Keywords:Obesity  Asthma  Neutrophil  Eosinophil  High-sensibiviby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6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