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与脓毒性休克早期主要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徐梅先,刘刚,曹利静,石晓娜,孙慧,李君娥.儿童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与脓毒性休克早期主要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0):3812-3816.
作者姓名:徐梅先  刘刚  曹利静  石晓娜  孙慧  李君娥
作者单位: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通信作者:徐梅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xumeixian2019@163.com
摘    要:背景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临床少见,但其与脓毒性休克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常难以鉴别诊断。目的 对比分析儿童KDSS与脓毒性休克早期主要临床特征,为儿科医生有效区分两种疾病提供可参考的临床数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KDSS患儿15例及脓毒性休克患儿21例,分别记为KDS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回顾性分析KDSS和脓毒性休克患儿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入住时间、细菌培养结果〕和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钙蛋白(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EF<50%、左房室瓣反流、右房室瓣反流、冠状动脉损伤〕、心电图检查指标(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PR间期延长)及预后情况。以收入PICU起28 d为研究终点,统计患儿死亡情况。结果 KDSS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患儿性别、年龄、PICU入住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SS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患儿WBC、中性粒细胞分数、白蛋白、CRP、PCT、ESR、ALT、AST、TnI、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患儿Hb高于KDSS组,PLT低于KDSS组(P<0.05)。KDS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患儿LVEF、LVEF<50%者所占比例、左房室瓣反流发生率、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ST-T改变发生率、PR间期延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SS组患儿右房室瓣反流发生率、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脓毒性休克组(P<0.05)。结论 儿童KDSS相比脓毒性休克的特异表现包括相对升高的Hb、相对降低的PLT、相对较高的右房室瓣反流和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关注。

关 键 词:川崎病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休克  脓毒性  疾病特征  诊断  鉴别  对比研究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