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40岁以上在职人群体质量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目的:通过探讨40岁以上在职人群BMI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为人群A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参加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健康体检,年龄在40岁以上在职人员571例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按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公布的诊断标准,将该人群分为:偏瘦体质量组(6例)、正常体质量组(271例)、超重组(201例)和肥胖组(93例),因偏瘦一组例数较少,所以本次不做研究。比较三组的血压、血脂浓度、血糖浓度和AS指数情况,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和AS发病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与AS之间的关系。结果: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空腹血糖浓度和AS指数均与BMI呈正相关,而HDL-C则相反;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症、低HDL-C血症、高空腹血糖和AS发病率均随BMI增长而增高,超重组和肥胖组AS发病率分别为21.9%和48.4%,与正常体质量组的7.7%比较显著增高(P0.01);单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加、超重、肥胖、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症、低HDL-C血症、高空腹血糖均为AS危险因素(P0.01);多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AS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增长、超重、肥胖、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其中可控危险因素有肥胖、超重、高收缩压和高空腹血糖,特别是肥胖(OR=10.06,95%CI:4.39~23.03,P0.01)和超重(OR=2.76,95%CI:1.40~5.45,P0.01)危险性较大。结论:40以上的在职群体的BMI是其AS发病的相关因素,BMI越高患AS风险越大。由于此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人数占比超过50%,应高度重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