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老年腰椎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的初步探讨
引用本文:刘军,罗明辉,王羽丰,林定坤,陈博来,赵帅,招立,罗斌,马俊昌.老年腰椎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的初步探讨[J].新中医,2010(9):60-62.
作者姓名:刘军  罗明辉  王羽丰  林定坤  陈博来  赵帅  招立  罗斌  马俊昌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12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6835602012)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老年腰椎术后患者临床辨证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359例患者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对患者直接观察,运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结果:老年腰椎术后第1天以脾虚血瘀证最多见,占20.7%,其次是气滞血瘀证,占19.8%,各证候按构成比大小依次为: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气血不足证、脾虚湿盛证。术后第3天的患者以气虚血瘀证最多见,占35.6%,其次是脾虚血瘀证,占21.9%,各证候按构成比大小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盛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肾虚血瘀证。术后第7天的患者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占36.6%,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占18.8%,各证候按构成比大小依次为: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盛证、阴血不足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术后第14天的患者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占29.2%,其次是气血不足证,占28.2%,各证候按构成比大小依次为:气滞血瘀证、气血不足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结论:腰椎术后早期证候存在由以虚为主,到虚中夹实,再到以实为主的动态变化规律。

关 键 词:腰椎术后  老年人  辨证分型  聚类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