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情况及有利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王铮,张惠欣.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情况及有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14).
作者姓名:王铮  张惠欣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有利于瘢痕子宫顺娩的因素,总结经阴道顺娩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区产科待产,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单胎、孕周≥34周的产妇3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再次剖宫产327例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5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并分析有利于瘢痕子宫顺娩的因素。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M)、95%CI进行统计描述,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79例研究对象中共74例进行试产,其中52例经阴道顺娩,试产成功率为70.3%;再次剖宫产327例,117例存在粘连,粘连率35.8%。(2)位于前3位的再次剖宫产指征分别为社会因素(63.00%)、合并症因素(26.91%)及胎位异常(3.36%)。(3)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孕前体质指数(BMI)(21.28±2.18)kg/m~2vs.(23.23±3.46)kg/m~2]和孕期BMI(26.77±2.82)kg/m~2vs.(29.06±3.60)kg/m~2]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产妇的体质量增加值和孕期BMI浮动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大于对照组6.0年(4.0~7.0)vs.4.0年(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孕前BMI、宫颈Bishop评分及心理因素为有利于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因素。结论多数瘢痕子宫孕妇选择再次剖宫产,有试产意愿的人数不多,因此应严格控制第1胎的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孕妇选择此次分娩方式需结合个人病情、根据临床指南的禁忌及孕妇、家属意愿综合判断。总之,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VBAC)利大于弊,对母儿结局无影响。为保障阴道试产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需到级别高、有急诊剖宫产能力的医院待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