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与食品安全
引用本文:许文香,陈翠萍,曾明.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与食品安全[J].卫生研究,2006,35(4):527-528.
作者姓名:许文香  陈翠萍  曾明
作者单位: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
摘    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主要包括O157:H7和O26:H11,其中O157:H7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自1982年由美国首次报道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的爆发以来,EHEC的感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O157:H7列为新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尽管EHEC已被研究了近20年,但对由该菌引起的致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 键 词:大肠埃希菌O157:H7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食品安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性肠炎  世界卫生组织  EHEC  世界性问题  食源性疾病  尿毒综合症
文章编号:1000-8020(2006)04-0529-02
收稿时间:2005-10-09
修稿时间:2005年10月9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