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干扰素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王涛,江超,陈琳洁,谢长好,李志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干扰素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2,41(17):1701-1703.
作者姓名:王涛  江超  陈琳洁  谢长好  李志军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蚌埠,233004
摘    要:目的研究干扰素(IFN)-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IFN-α在SLE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57例SLE患者(患者组)及31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的IFN-α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再根据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患者组分成低活动组、高活动组,比较不同活动组IFN-α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组血浆IFN-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对照组、低活动组、高活动组三组IFN-α表达水平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IFN-α水平与ANA半定量、抗ds-DNA抗体半定量、C3、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ESR、C4、SLEDAI、24h尿蛋白定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患者中,血浆IFN-α表达水平在抗核小体抗体、抗U1snRNP抗体阳性组要分别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肝酶升高组、有血液系统病变组要分别高于相应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浆IFN-α表达水平比健康人高,与疾病活动程度及部分临床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IFN-α在SLE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α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