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红骨髓经皮注射修复实验性兔尺骨骨不连
引用本文:彭程,崔福斋,朱振安,胡堃,孙大川,李俊光,胡春林,刘宗海,盛宏彪.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红骨髓经皮注射修复实验性兔尺骨骨不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1).
作者姓名:彭程  崔福斋  朱振安  胡堃  孙大川  李俊光  胡春林  刘宗海  盛宏彪
作者单位: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骨科,上海市,201411
2.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市,100084
3. 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200011
基金项目:上海市奉贤区卫生局科研课题(奉卫研200806).课题的名称: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红骨髓构建组织工程骨防治骨不连的研究 
摘    要:背景: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对自体红骨髓的深入认识为治疗骨不连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探讨经皮注射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红骨髓微创治疗兔尺骨骨不连的可行性.方法:取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尺骨不连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于骨不连处经皮植入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生物活性纳米骨浆、自体浓缩红骨髓或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术后进行X射线片检查并进行放射学骨愈合评分,12周动物处死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放射学评分显示新骨形成的速度: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组>生物活性纳米骨浆组>自体浓缩红骨髓组>空白对照组(P<0.01).生物力学测定显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形成新骨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生物活性纳米骨浆(P<0.01),但低于正常骨组织(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组新生骨量较多,骨不连处形成了新的骨性连接;生物活性纳米骨浆组新生骨量多,骨不连处有软骨团形成,部分形成骨性连接;自体浓缩红骨髓组有部分软骨样组织形成,无骨性连接;空白对照组尺骨骨不连处纤维组织形成,无骨性连接.结果提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后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注入体内后成骨速度、形成新骨的质量及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单纯的纳米骨浆或红骨髓,可用于经皮注射修复实验性骨不连.

关 键 词:生物活性纳米骨浆  红骨髓  尺骨  骨不连  经皮注射  纳米生物材料

Repair of the rabbit ulnar bone nonunion through percutaneous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 and bioactive nano-bone putty complex
Peng Cheng,Cui Fu-zhai,Zhu Zhen-an,Hu Kun,Sun Da-chuan,Li Jun-guang,Hu Chun-lin,Liu Zong-hai,Sheng Hong-biao.Repair of the rabbit ulnar bone nonunion through percutaneous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 and bioactive nano-bone putty complex[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0,14(21).
Authors:Peng Cheng  Cui Fu-zhai  Zhu Zhen-an  Hu Kun  Sun Da-chuan  Li Jun-guang  Hu Chun-lin  Liu Zong-hai  Sheng Hong-bi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