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象限法评估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类型与骨质疏松性椎体新发骨折的关系
引用本文:陈礼,李雪光,张栋,曹传军.象限法评估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类型与骨质疏松性椎体新发骨折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24(2):206-209.
作者姓名:陈礼  李雪光  张栋  曹传军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骨科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50673);
摘    要:目的 象限法评估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情况,分析骨水泥弥散分布类型与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满足条件的病人170例。根据脊柱正侧位片将伤椎分成4个象限,根据术后骨水泥在伤椎内弥散分布情况分为弥散均匀组和弥散不均组。比较两组术后再骨折发生率及再骨折类型,以及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170例病人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其中弥散均匀组90例、弥散不均组80例。发生再骨折33例,发生率为19.41%;弥散均匀组发生再骨折12例,发生率为13.33%;弥散不均组发生再骨折21例,发生率2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均匀组发生再骨折部位以邻椎骨折为主,而弥散不均型邻椎及术椎发生再骨折概率相近。弥散均匀组病人术后骨水泥泄漏发生率低于弥散不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与骨水泥弥散类型相关,通过象限法定义为骨水泥弥散不均...

关 键 词:象限法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水泥弥散类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