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熵聚堆法拟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及作用机理的实验报告
引用本文:姬爱冬,李军祥,余轶群,李 立.熵聚堆法拟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及作用机理的实验报告[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730-735.
作者姓名:姬爱冬  李军祥  余轶群  李 立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第44 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20080440338):保肝降脂方对NASH大鼠线粒体DNA 修复酶的调控机制研究,负责人:姬爱冬。
摘    要:目的:验证熵聚堆法所拟方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及作用机理,以明确其可行性。方法:对近10 年文献中治疗NASH的方剂进行熵聚堆方法处理,确立熵聚堆系列方;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熵聚堆1 号方、2 号方、1垣2 号方组、模型组、易善复组,用高脂饲料进行NASH 造模,并用熵聚堆系列方及易善复治疗10 周,最后检测各组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因子、线粒体DNA 修复酶,以及肝功能、血脂、病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结果:熵聚堆系列方组PPAR琢、PGC原1琢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SREBP-1c、SCAP 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熵聚堆系列方组线粒体DNA 修复酶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熵聚堆系列方可以降低肝脏酶谱,降低血脂,减少肝脂比(P<0.01),改善肝脏病理损害。结论:熵聚堆系列方对NASH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干预脂质代谢相关因子从而调节脂质代谢,提高线粒体DNA 修复酶促进受损肝细胞自身修复,减轻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因此,熵聚堆法创立方剂具有可行性。

关 键 词:熵聚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质代谢相关因子  线粒体DNA  修复酶
收稿时间:2009/12/11 0:00:00
修稿时间:3/9/2010 12:00:00 AM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