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肝毒性评价体外替代模型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万思雨,赵晓晗,肖筱璇,宋佳,杨杏芬.肝毒性评价体外替代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4(2):234-240.
作者姓名:万思雨  赵晓晗  肖筱璇  宋佳  杨杏芬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资助(2022YFF0711100);
摘    要:随着“3R原则”及“21世纪毒理学测试:远景与策略”的提出,毒理学评价的重点从体内测试转向了体外模型的应用,从而推动了体外替代模型的发展,毒性替代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肝脏是外源化学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一些经肝脏代谢的外源化学物会引起以炎症、氧化应激和坏死为特征的肝脏损害,因此,利用肝毒性替代模型来预测外源化学物的肝毒性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概述了2D肝细胞、肝脏切片和3D肝脏肝毒性评价体外替代模型的现状和发展,同时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生物标志物、DILI诊断方法以及与DILI相关的新兴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 键 词:肝毒性  体外替代模型  生物标志物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